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2008残奥>中国军团
站内搜索:
盲人国脚多来自贫穷家庭 最大心愿攻破巴西大门
2008-09-10 08:26:00 作者: 中国足球报

  足球已经很多年没有让中国人自豪过了,不但不能自豪,还经常蒙羞,这是大多数中国足球迷的普遍感觉。但是,当残奥会如约开幕,当五人制(盲人)足球掀开面纱,人们才发现,原来中国足球还是有令人振奋的队伍的,辽宁人董俊杰带领的这一支国家足球队,就足以让中国球迷扬眉吐气——

  这支队伍成立于2006年底。跟世界其他一些国家比起来,中国五人制(盲人)足球起步较晚,西班牙等国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这项运动了,中国直到2005年才第一次有了盲人足球运动。2005年底,在海南的残疾人全运会上,一些省市组织了盲人足球队参赛,中国五人制足球项目第一次正式出现。次年中国残联从全国各地的队伍里挑选优秀运动员,成立了国家队。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筛选和调整,来自福建、辽宁、黑龙江、江苏和云南的8位球员王亚锋、郑文发、俞裕锬、王周冰、张强、杨新强、陈山勇和李孝强成为球队的最终成员,出战北京2008年残奥会。按规则五人制(盲人)足球的守门员应选用视力正常的健康人,因此球队又征调了江苏南通和辽宁大连地方体校的夏征和魏征出任球队守门员。

  大连人董俊杰是这支国家队的主教练,助理教练是来自福建的邹宏谋,另一位姓李的比赛引导员则来自山东。在场下,教练与球员说笑打闹亲如父子兄弟,但一上训练场,董教练立马变成“铁面人”,任何一个动作,除非做到让他完全满意,否则决不罢休。而球员们也相当懂事,一上球场,迅速收起笑脸,一丝不苟地练习每个动作,直到教练说“OK”。没有人耍大牌,没有人闹脾气,人人都只有一个目标:把球练好,我们基础比别人差,身体比别人弱,只有练出自己的风格,才能在足球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两年时间的勤学苦练,中国五人制(盲人)足球队水平日渐提高。残奥会之前,中国队一共参加了三次国际大赛,一次是韩国亚洲杯,一次是希腊邀请赛,一次是西班牙邀请赛,在亚洲杯上中国队获得冠军,而在两次国际邀请赛上,中国队都获得了第三名。虽然两次邀请赛上,都有个别世界强队因故未来,使得中国队的第三名显得略微有些“水份”,但说良心话,一支只有两年历史的队伍,能在世界上打到这个水平,况且故事又发生在被大小国家队伤透了心从而让人不敢再对足球抱有任何希望的中国,确实挺像天方夜谭的。

  仅仅打了一场比赛,就已经令现场观众大开眼界,有人连连惊呼“真没想到!”,有人直截了当高喊:“早知道就让他们去打奥运会!”观众的盛赞,并不全是因为这支队伍为他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胜利,更重要的是,从这群看不见足球的足球运动员身上,人们看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在那些身体健康的国家队员的身上,基本上是看不到的。

  据领队介绍,这批球员大多来自贫穷家庭,大部分属于后天失明,队中除了26岁的李孝强有工作,是一位按摩师外,其余的队员都还是在校学生,就读各地的盲人学校。在学校里他们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和保健按摩知识外,接触得最多的就是足球了。因为队伍还太年轻,故而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在这次残奥会上没给他们任何任务,以参与为重,但队员们对自己的要求挺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把曾经打败过的队伍再打败一次,跟重未碰过面的世界超级强队巴西认真地碰个面,并争取攻破巴西队的大门。

编辑: 赵永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