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奥运山东>扬帆青岛
站内搜索:
奥帆赛安保不忘人性化 200孕妇安检避X光机
2008-08-06 17:04:00 作者: 半岛都市报

  在奥帆安保工作中,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队员们承担着多项安保任务,他们在奥帆中心内开展着全天候不间断巡逻,在安检口一丝不苟,却在面对200余名孕妇时提供了“特殊服务”:避开X光机不走安检门改用手检,向世界展现着青岛特警威武、文明的形象。近日,记者探访青岛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虽然正在承担的工作具有前所未有的强度和难度,但他们请全市人民放心,青岛特警有能力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有能力确保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帆赛平安、顺利地举办。

  孕妇安检享“特殊服务”

  “安检门是奥帆中心的第一道防线,‘认证不认人’是证件查验组工作的原则。”特警支队一大队员徐韬教导员说,任何人要想从这里“混进去”,想都别想。

  近日,一名西班牙运动员装运器材的集装箱空调坏了,他从场外请了一名维修工人来,由于没有证件,担任安检的特警队员不允许其通行。“当时,那个西班牙运动员有些着急,提出让特警带维修工进去,全程监控维修工作的建议。”但安检工作“认证不认人”的铁律是不能变的,最后,特警队员积极同上级联系,奥帆委得知情况后,经过审查,很快为维修工办好一张通行证,在极短的时间内为这个运动员修好了集装箱空调。安检口上还有一套安检仪器负责“揪”隐患,进场人员必须通过这些仪器的检测,而在这道防线上,有时是可以提供“特殊服务”的。

  7月12日上午,奥帆赛签约酒店国敦大酒店的三楼上要举行一场育儿座谈会,预计将有200余名孕妇要通过安检进入酒店。“安检门、X光机有少量辐射,可能影响胎儿健康。”当班的特警安检员李磊考虑到这一问题后,就根据安检国际惯例,专门开辟了孕妇安检特别通道,安排了女民警负责对孕妇的检查工作。与会的张女士感激地说:“来参加会议时,我听说要过安检门,就有些担心,还准备了防辐射服,又担心过安检时不让穿,没想到安检员考虑得这么细”。

  巡逻中不忽视礼仪

  在奥帆中心,每天不间断巡逻的特警队员都被场内的运动员所熟知,也对安保格外放心,有时特警在巡逻中,善意地提醒运动员注意保管好随意放置的个人物品时,他们总是笑着并认真地说:“有你们在,我们一点都不担心。”

  然而,这份信任得来却不太容易,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对民警的精神、毅力都是极大的考验,白天地表温度高达40℃,因烈日暴晒,很多民警都患上了日光性皮炎,脸部、手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疱疹、红色斑点,又痛又痒,但他们只是简单涂点药膏继续巡逻;夜间海边潮气大,蚊虫多,很多民警均不同程度地患上了关节炎,每当阴雨天气,他们都忍着疼痛坚守在各自岗位,没有丝毫松懈。

  训练的日子很苦,可特警队员并没有放松礼仪方面的高标准要求。“奥帆赛期间,会有大量外国运动员、教练员、记者来青,我们不仅要展现中国民警威严的一面,还要展现文明礼仪的一面。”虞支队长说,特警队员们提前一年就举办了安保礼仪培训,聘请青岛奥帆委外联礼宾部部长讲授国际交往原则和现代礼仪,像在电梯中如何站位,如何对待女士,在有宗教信仰的运动员面前该注意哪些言语等;在残奥会上,轮椅该如何抬,如何关心辅助残疾人参赛等细节都不容忽视。

  另外,特警支队还专门对场馆安保巡逻民警的工作纪律、仪容举止进行了规定。“在工作区域内不允许串岗,非工作需要不允许打手机、发短信聊天。”徐教导员介绍说,按照规定,执勤民警进场馆后,就必须按规定着装,并保持衣着干净、整洁,不能穿短裤;执勤中要精神饱满,在休息区内也不能高声谈笑。

  睡梦中也准备出动

  为了圆满完成奥帆赛的安保任务,特警支队根据特警的工作职能和性质特点,制定和修订了各种预案30个,包括处置暴力恐怖事件、爆炸恐怖事件、劫持人质、劫持飞行器、处置流氓骚乱和对抗性群体性事件,以及核生化恐怖等多种预案。“预案制定好后,通过反复训练和演练,队员们熟练掌握,确保在实战中发挥作用。”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支队长虞宏伟介绍说。

  虞宏伟支队长介绍说,目前,青岛特警已形成了以防弹装甲运兵车、反恐装备多功能支援车、破拆工具组、卫星电话、夜视仪为主的反恐装备;以排爆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排爆服、便携式X光机、车底检查镜为主的安检排爆装备;以装甲防暴水炮车、抗击打服为主的反骚乱装备;以冲锋舟、潜水服为主的水战装备;以救护车、防化服为主的紧急救助与防护等系列装备,数量和科技含量在国内特警队伍中达到了一流水准。

  奥运会即将举办,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如今每名特警没有一天休息日,“睡梦中也要准备随时出动!”他们说,能守护奥运平安,每名青岛特警都感到自豪,再苦再累也心甘。 本报记者 任金梅 本报通讯员 王建华

编辑: 王晓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