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8月1日奥运专电(记者邹大鹏 单磊)在1日晚75:46战胜了伊朗队后,中国男篮以14胜2负的战绩结束了全部16场奥运热身赛。但挤干水分掐指细算,16场比赛中只有3场算得上“硬碰硬”,而中国队却输掉了其中的两场。正如篮管中心副主任胡加时所说,“中国队在此前一段时间的热身赛最大的收获不是胜利,而是找到了问题”。
在此前先后迎战孟菲斯大学(3场)、克罗地亚(3场)、立陶宛(2场)、澳大利亚明星队(2场)的热身赛中,男篮取得了10连胜的战绩,但这只是“虚假繁荣”,因为对手以青年队居多。如果说有收获,那就是磨合了“无姚”状态下的“郅联组合”,而他们的表现也让人们对男篮的多角进攻有了更多期待。
在姚明7月17日首次伤愈复出亮相杭州的斯坦科维奇杯后,中国男篮终于由半支球队变成了整体作战,姚明在首战塞尔维亚青年队时打了12分钟拿下11分、4个篮板的表现差强人意,但男篮还是取得了11连胜。
然而,真正的对抗是在斯杯71:72不敌奥运会小组赛同组对手非洲冠军安哥拉队后才正式开始。在轻松战胜俄罗斯青年队后,男篮开始了钻石杯征程,其中真正有练兵价值的只有迎战安哥拉队(83:74)和博古特领衔的澳大利亚队(55:67)的比赛。
在这三场关键比赛中,男篮全部主力阵容出战两负一胜,“姚易组合”和“明郅组合”都得到检验,成为男篮的主要得分手段。姚明出场79分钟,拿下了51分,还贡献了19个篮板,接近全队总数101个的五分之一。易建联、王治郅也分别拿下29分、9分,三人合砍的89分接近全队总分209分的一半。
但是,中国队同时也暴露了过分依赖内线的致命伤。在负于安哥拉队和澳大利亚队的两场比赛中,对手都采取了全场紧逼、区域夹击、半场扩大防守等战术,切断了男篮内外线的衔接。这在对阵澳大利亚队的比赛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阿联上场25分钟一分未得,姚明上场30多分钟也只得到14分,王治郅上场18分钟仅得4分,男篮的两个内线进攻套路被对手完全盯死,这为奥运会征战敲响了警钟。“在对阵澳大利亚时,我们的作风不凶,体能对抗也不好,热身赛输球给男篮找到了很多急需改正的问题!”胡加时说。 在无法为内线送出好球的同时,外线得分点哑火也成为男篮输球的共性问题。在斯杯不敌安哥拉队时,男篮的3分球命中率只有25投7中,为28%,而对手则是19投12中,为67%。
不仅如此,男篮热身赛暴露出的最大问题来自失误和防守。在对阵澳大利亚时,失误竟有25次之多,其中两个替补控球后卫张庆鹏和陈江华分别有5次和3次,男篮第四节失误11次,仅比对手全场少3次。失误造成的恶果不仅是丢分,也导致球传不起,丧失了进攻机会。此外,在防守方面,篮板球也屡屡失守,在钻石杯迎战安哥拉队时,男篮比分虽然赢了,但篮板球却结结实实地输了,只拿到11个篮板,其中1个前场;对手却拿到了16个篮板,其中前场篮板6个。 “同组对手非常强,希腊、德国加入让中国男篮形势更严峻,我们只能尽全力打好每一场比赛,向进入前八努力!”胡加时说,此前的16场热身赛为中国队“找到了问题”,下一步就是在奥运会前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