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于 锋 于国鹏 杨国胜
如果在北京奥运会后,有人问你,这届奥运会有些什么人和事是令你难忘的,你会怎么告诉人家?
也许,这个回答会五花八门,正如“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那就不妨让我们先看看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是怎么回答的。他说,如果让他讲述北京奥运会的故事,他首先会说格鲁吉亚和俄罗斯运动员在领奖台上的拥抱,其次他还要说一说美国的一个射击运动员。
罗格说,格鲁吉亚和俄罗斯运动员在领奖台上互相拥抱的时候,这两个国家正在打仗,那一刻,她俩的举动使体育超越了政治、超越了国界,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
罗格说的这件事,发生在8月 10日的女子 10米气手枪比赛之后。当时,俄罗斯名将帕杰林娜获得了银牌,格鲁吉亚选手萨卢克瓦泽名列第三。原先,人们还担心,曾经表示要退出北京奥运会的格鲁吉亚体育代表团,会不会在现场与俄罗斯人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儿。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两人一走向领奖台,就主动握手,相互祝贺。颁奖仪式结束后,萨卢克瓦泽又走到帕杰林娜的身边,两人热情拥抱在一起。
“我想,这种体育精神和在运动场上亲如兄弟的精神,是了不起的。”说起两周前的那一幕,罗格依然感叹不已。
而让罗格触动最深的,还有美国的射击运动员埃蒙斯。
雅典奥运会上,本来以极大优势领先的埃蒙斯,最后一枪竟然脱靶,把眼看到手的金牌“送”给了中国的贾占波;时隔四年,埃蒙斯又是在最后一枪之前取得了明显领先优势,只要再打出一个不低于7.1环的成绩就能夺冠,但他最后一枪竟然射出了一个步枪射击中业余枪手水平的4.4环,又让另一名中国选手邱健“捡”走金牌。
罗格说,四年前埃蒙斯在雅典最后一刻脱靶的经历就已经很痛苦了,可命运竟然又和他开了一次玩笑。
“让我感动的,是他的态度。他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失败,我要为此负责,但我会再回来的,我一定要拿金牌’。”罗格说,“这种不放弃,拼搏到底的精神,是最令人感动的。这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奥运会不只是为了胜利,还有每个运动员为了超越自己所做的努力,以及这种乐观的心态。让我们一起期待他卷土重来吧。”
(本报北京8月24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