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属虎,1962年出生……”夏思唐的开场白,一听就是“中国通”。在北京奥运会“新闻中枢”——主新闻中心(MPC)记者工作室中,共有29名志愿者服务于各国媒体,夏思唐等5名“老外”格外引人注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居然还能冒出一两句地道的南京话。
他们
——“在这工作很自豪”
“对不起,打扰一下!您觉得新闻中心的网络系统如何……”夏思唐走到正在工作的记者旁边轻声问道,并认真地做着记录。当听到记者对他中文说得不错的评价后,夏思唐摆摆手道:“哪里哪里……您有什么问题,及时向我们反映,我是这的志愿者。”
夏思唐,这是47岁的贝宁人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夏由我名字音化而来,我对中国汉唐盛世向往不已,所以叫思唐。”1987年,他公派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修汉语,之后又成了北大国际法的硕士,如今已在北京安家落户,娶了一位意大利籍的太太,并开一家外贸公司。
11年在中国的生活,让夏思唐成了一位地道的“中国通”,他耸耸肩笑着说,“我有许多中国朋友,就是哥们那种。许多人问我最喜欢中国的什么,我会跟他们说‘是人’。正是因为这样,我留在了中国。”
夏思唐的中文水平好得让记者非常惊讶。更不可思议的是,当知道记者从南京来时,他竟冒出一句地道的南京话来。其实,他还会说四川话、广东话,得知2010世博会要在上海召开时,夏思唐不假思索地用上海话说:“我会去上海做志愿者……”
为了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夏思唐对他的所有客户说,七八月你们都不要来找我,我们9月见……“做志愿者让我感到生活充实,七八两个月原本就是我生意的淡季,我想不应该在度假中荒废时光,而到需要我的地方去,就这么简单。”
主新闻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已将近1个月,夏思唐对每天12小时的工作量丝毫不介意,“现在记者还没到齐,所以工作量并不算大,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现在要学会休息,不要让自己太累,开幕以后咱们可不能‘掉链子’。”
——会说南京话的夏思唐
●说杜冉是“外国人”,似乎不太准确,站着记者眼前的分明是位标准的中国姑娘。她1岁半随父母离开中国,到加拿大生活,现在英语说得比汉语溜。采访过程中,她用英语夹杂着汉语回答记者的问题。
“很早就知道北京要举办奥运会,我和父母说一定要回中国看看,一开始是想在北京看奥运会比赛,但去年从网络上得知可以报名做一名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时,我就在招募志愿者的所有门类上都报上了名。虽然现在是加拿大籍华人,但我希望能为祖国做些事情,这里是我的根……”杜冉回答问题时,显得十分腼腆。
●几乎所有的外籍志愿者都喜欢给自己起一个“非常中国”的名字。眼前的这名墨西哥小伙子叫孔莱,和孔子同姓的他学习中文已两年,口语不太流畅。“我喜欢汉字,虽然学得很难很吃力,但非常有魅力……”孔莱说很高兴在这里为全世界的媒体工作,他希望自己的汉语能早日学成,希望也能像中国古人那样在宣纸上泼墨写出漂亮的书法。
●张雄石在食堂接受了记者采访。20岁的韩国小伙子指了指盘子里的饭菜对记者说:“中国的食物最吸引我……”张雄石15岁就来到中国,现在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我和同学们一起报名,但只有我被选上,所以在这里工作我很自豪,我还有一名韩国同伴也在这里工作,她叫琳娜慧,来自人民大学法律系。一天12小时的工作,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并不累,希望我能多给你们提供便利的服务,再忙碌些才好……”
特派记者 朱 彦 本报北京电
听志愿者说——
老外喜爱中国菜,喝茶想放糖
从奥运村开村以来,运动员之家就受到了世界各种语言的称赞,昨天,记者采访了在国际区服务的几个奥运志愿者,通过他们记者得知,运动员除了非常享受奥运村的服务外,也闹出了一些笑话。
奥运村里的300多种菜品令运动员大快朵颐,大多数西方运动员在就餐时都愿意选择亚洲风味的食品去“尝鲜”,而不是自己熟悉的牛排、面包。一位来自克罗地亚的队医兴奋地告诉志愿者,这几天他一直选择亚洲风味的菜品,尽管很多都记不得是什么菜名了,但都很好吃。而一位来自葡萄牙的美女则连吃了好多天的鸡肉制成的中餐。
在国际区的商业街上,中国特色的茶室同样是运动员喜欢光顾的地方,相比于中国菜,外国队员对中国茶的接受程度显然差了很多。英国有饮午后茶的传统,所以,到了下午4点多钟,英国队员便会成群结队地走进茶室,在这里,一位女队员抱怨,“我真的很奇怪,为什么中国的红茶不放糖呢?我都向他们(服务员)要了好几次了,但他们总是拒绝我的要求。”特派记者 冯兴 本报北京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