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赖臻)位于北京顺义的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在北京奥运会上是仅次于“鸟巢”和“水立方”的第三大金牌产区,将产生赛艇、皮划艇、激流回旋等32枚金牌。这里绿树环绕、林水相映,超过82%的绿化率,让人只会想到风光秀美的天然氧吧,而非“金戈铁马”的奥运赛场。
“2002年,北京市便作出明确部署,如果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没能考虑好赛后利用,宁可不要先期启动场馆的建设工作,”顺义区奥运场馆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香东如今回忆说。
在以往的奥运会比赛中,静水比赛和激流回旋比赛的场地往往相隔较远。雅典奥运会时两个赛场就相隔45公里,而作为极具观赏性的激流回旋项目,历届奥运会上都比赛艇和皮划艇更受关注,门票销售也非常可观。
如果能将两个功能不同的场馆捏合在一起,既能做到项目之间的互相带动,赛时运营和赛后管理也将节省大量资源,同时也符合“节俭办奥运”的理念。最终,通过赛区的相对位置和水道的规划,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解决了动静结合的难题,造就了世界上唯一一个集静水赛道和激流回旋赛道于一体的比赛场馆。
从设计到建设再到赛后利用,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围绕着“水”字大做文章。据了解,原来赛场内的水体是死水,不具备自然循环保洁的条件,如果光靠补水和换水来保持水质,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为此,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采用将静水区和动水区打通,让动水区成为整个赛道水循环的“动力”。与此同时,在赛道下面还建有一个隐藏的赛道水循环处理站, 每天24小时不停运转,需要处理的水由静水区赛道流入,由训练道流出。处理器每天可净化7.2万吨水,一个月就可将整个赛道的水净化一遍。而且,它还拥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臭氧过滤与清洁系统,能自动将水质始终保持在最佳水平。
此外,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水上公园采取“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用水原则。直饮水经处理后提供,绿化用水由地下水及部分再生水供应。在绿化方面,选种耐旱植物,在灌溉上采用中央计算机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特定植物和土壤的需水要求设定编程,实现自动灌溉,节水效率达30%。
据悉,水上公园设有阳春烟堤、碧浪霞飞、响潮东去、雪浪飘香、流水行云五大主题部分。闲庭信步身在其中,或站在拱桥上远眺赛场,运动员驾舸争流,朵朵浪花上下翻飞,加上周边错落的景致,一幅令人流连忘返的画面便会呈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奥运会结束之后,水上公园将向市民全面开放,”张香东充满期待地告诉记者。“将来,静水区将开展滑冰、赛龙舟、游泳等运动项目,而动水区将吸引年轻人体验激流回旋的刺激和乐趣。”张香东说,以后市民到这里来,会有专门的教练,经过简单培训后,体验赛艇、皮划艇的乐趣。此外,还可以开设专门的培训班,培养专业和非专业水上运动人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