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北京地铁全线安检进入第二天,这也是地铁安检后首次“遭遇”上下班客流高峰。下午5点以后,记者分别来到城铁13号线的五道口站和地铁2号线的西直门站,采访地铁全线安检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每个站点都有4到5名工作人员,引导旅客到指定位置进行机检和手检。安检员操作很熟练,基本保持着1分钟到1分半钟10件箱包的安检量,平均每件箱包检查时间不足9秒钟。工作人员介绍说,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在运营高峰时段采取“大包必检、小包抽检”的方式,以保障乘客顺利通行。记者发现,虽然当时正是交通高峰期,但两个站点均未因安检出现旅客滞留或拥堵现象。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被抽查的乘客,他们都说,安检增强了安全感。清华大学电子系大二学生薛祎说,地铁安检措施是为了保证大家安全,他没感到有什么不便,这样的措施应该及早实施。
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宣传部长贾鹏介绍说,他们安装安检仪时,特地与检票闸机分开,有效地分流了人群。6月29日开始,北京市93个地铁站的186个安检点,配备2000余人次地铁安检员、180多台X光检测仪及上千部手持金属探测仪、液体检测仪等装备,对来往的旅客进行全面安检,实施两天以来,各站均未发生旅客滞留或拥堵现象,绝大部分乘客对此表示理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主任郭太生教授表示,地铁人流量大, 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下空间。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救援和应急措施就非常重要,安检能从源头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必不可少。郭教授说,地铁安检,不仅要让公众了解哪些物品属于危险品,从而避免以后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携带,更要让公众学会如何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展开自救,提高自身的应急能力。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奥运“安全文化”普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