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8月13日,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华世纪坛与军事博物馆都在举行多个大型主题展览,前来观看展览的中外游客很多。设置在军事博物馆的城市志愿者服务站,通过一段时间的服务实践,增加了多项服务内容,如:天气预报,周边道路指南,还设立了金牌榜,定时更新,便于来往群众及时了解奥运会赛况和信息。 中新社发 冯军 摄
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十四日发布的统计信息显示,北京奥运会民众参与度超乎预期,近九成九民众表示自己以各种方式参与奥运盛宴。
此项北京全民调研回收有效问卷三千四百余份。在回答“通过哪些方式参与了北京奥运”时,一成六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奥运志愿者,半数以上的受访者收藏了各种奥运纪念品,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观看了城区的圣火传递,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要尽量少开车,支持绿色奥运”,接近九成五的受访者表示要“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北京城市形象”。
而选择“未以任何方式参与北京奥运”的受访者不足百分之一。
调研人员表示,北京民众参与奥运度之高,已是公认,但调查结果仍然高于预期。
统计还显示,北京的软环境提升获得民众认可。认为“乱扔杂物”、“排队加塞”等现象有所减少的受访者各在八成以上。
而认为“关心他人(主动让座、指路等)的现象增加”、“自身的健身意识提高”两个选项的选择比例均接近九成。
在关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感受的调查中,受访者对“四大发明”、“武术、太极”展示的认可度最高,排在第三位的则是甫一出场就震撼世界的“击缶”表演。对于这场开幕式,多数受访者选择“突出了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为对开幕式最贴切的描述。(记者 沈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