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左庆 刘军 发自北京。
31日,在天安门广场将要举行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欢迎仪式暨火炬接力启动仪式,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据悉,在这个隆重热烈的仪式上,一支由1500名普通市民组成的“奥运文明拉拉队”将闪亮登场,喜迎圣火,为奥运喝彩助威。30日上午,本报记者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对这支正在紧张排练中的“奥运文明拉拉队”进行了提前探访。
成员都是
普通退休工人
30日上午10时,当记者一进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就看到在红色的砖墙下,整齐地站立着一支由五六十名老年人组成的健身队伍,前面一位头发花白的女老师正在叮嘱参加迎圣火活动的注意事项。在31日天安门举行的迎圣火活动中,一支由北京市职工体协组织的1500名普通退休工人组成的奥运文明拉拉队将亮相,而这些老人就是这支队伍的骨干。
“大家注意,画腮红的时候千万别涂重了,要化淡妆,不然就成了大苹果了。”女老师名叫刘丽岩,已经60多岁了,她的话引来了队员的一阵笑声,但大家很快又恢复了平静,都极为认真地听刘老师继续讲下去,他们每个人还要将这些注意事项传达给各自“领队”的几十名队员。
记者了解到,北京职工体协操舞活动基地是一个公益性的组织,向报名参加活动的离退休老人免费教健身操舞,由此组成了一支几万人的健身队伍,而他们组织的“奥运拉拉队”成员都来自这支队伍,目前人数已经超过了1万人,因为大家参与各种奥运公益活动的热情很高,而这次迎圣火活动名额有限,所以这1500人都是优中选优,年龄主要是在55岁以下的。
金牌拉拉队
洋溢奥运热情
“你看这是我们这支拉拉队所获得的荣誉。”顺着北京职工体协操舞活动基地唐可明主任的指示,记者看到了一长溜的奖杯、奖牌,原来,这支拉拉队在组建不到一年的时候,已经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许多荣誉,成为了北京的一支金牌拉拉队。
记者从北京市体育局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已经拥有上千支由普通市民组成的奥运拉拉队,参与者非常广泛,既有社区居民,也有大中小学生,还有部队官兵、外地务工人员、退休工人等等,这些拉拉队都具有了相当专业的素质。而北京职工体协组织的这支拉拉队能够在多次活动中屡获佳绩,应该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我们的优势就是对奥运的热情。”唐可明谈起了自己队员对参加奥运文明拉拉队活动的“痴迷”之情,像前面提到的刘丽岩老师,孙子只有几个月大,但她忙着活动根本顾不上孙子,家里的事情让自己的孩子多负担;还有位叫郭惠珍的队员,因为椎间盘突出住院治疗,但她还是坚持指导自己的同伴们参加活动,有人开玩笑,病房成了拉拉队的“指挥部”。唐可明表示,正是凭借着队员们对奥运的热爱,拉拉队的水平才得到了迅速提高。
拉拉队开会
没有人无故迟到
“只要我们组织开会和活动,至少有上百人参加,几乎从来没有人无故迟到。”唐可明主任告诉记者,这支金牌拉拉队正是最让她感到自豪的地方,这种自觉形成的纪律性,对于靠团队力量才能出色发挥的拉拉队格外重要。
唐可明主任说,这些前来参加免费公益健身培训和拉拉队活动的老人,有的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来的,有的是从媒体上知道的,还有的是通过社区组织来的。作为一个公益性的健身培训组织,并没有管理这些老人的权力,但这些来自不同单位的退休老人,为了健身,为了奥运,能够形成这样好的自我管理的氛围,这的确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其实,这主要还是大家拥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为北京奥运奉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所以大家在参与各种与奥运有关的公益活动时,特别踊跃。”长年参加活动的62岁的陈国碧表示,只要是与奥运有关的活动,平常报名参加的人员一般都能在两三千人以上。
加油助威口号
体现群众智慧
“像最普通的鼓掌,我们也都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拉拉队队员、71岁的郭光松老人带领队员们向记者演示了鼓掌的技巧,他说,这支群众拉拉队的许多“绝招”都是来自集体的智慧,尤其是加油助威口号。
“伴随着不同的加油口号,我们有11种鼓掌方式和节奏。”唐可明主任则向记者演示了这支金牌拉拉队的几个经典口号,“你很棒,你很棒,真的,真的很棒!”“一二三四五,藏龙又卧虎;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的队伍争第一!”这些口号简洁通俗,节奏铿锵有力,听后让人为之一振。而这些口号的创意者其实都是普通的队员,然后经过队员们集体讨论修改后形成的。
“红白相间的长袖衣服,再套上黄颜色的短袖T恤,里长外短,这是最时尚的装扮了!”提起31日将要参加的天安门迎圣火活动,队员们都很兴奋,她们向记者展示了将首次启用的新队服,新队服上衣是鲜亮的黄色短袖衫,上面印的图案是三个人手拉手,形象地表示拉拉队队员手拉手、齐心协力为奥运加油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