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奥运火炬传递>各界评论
站内搜索:
火炬点燃万变不离中国文化
2008-03-19 17:29:00 作者: 北国网-辽沈晚报

  在备受关注的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上,奥运主火炬将如何点燃?

  从目前汇总的外界意见看,国人普遍认为点火方式应充分体现浓郁的“中华特色”,务必在全世界观众脑海中深深镌刻下与众不同的中国特色,展现中华文明的别样风采!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宋焕章先生认为,北京奥运会的点火应该展现中国古代神话的神韵魅力,可有古代飞天、后羿射日、八仙腾空等场景,最后,一条巨龙腾云驾雾而来,口吐电火,火炬手点燃龙口之火,巨龙口含烈焰,直飞圣火台。
另外,还可以考虑用神舟飞船点燃圣火。

  不少人反馈说,点火方式不能缺少已成中华文明标志的“长城”形象,可以围绕长城设计点火仪式。比如长城模型从体育场地面盘旋上升直达火炬台,中间有4个城楼(加火炬台共5级象征五大洲和五环),运动员跑进体育场,火炬经4次传递到达最高一层城楼交给火炬手,火炬手点燃位于最高一层城楼的火种。

  还有人大胆建议,就用“钻木取火”的中国古老神话作为开幕式的点火方式。

  虽然建议花样翻新,但国人的普遍态度是,开幕式点火方式要别出心裁,绝不可抄袭;要反映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编辑: 肖辉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