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奥运火炬传递>追踪报道
站内搜索:
火炬创作指导仇佳钰:渴盼再次握住"祥云"
2008-04-01 07:47:00 作者: 大众网--齐鲁晚报

  □特派记者 张庆村
  彭东 胡建明 郝东智 
   1990年北京亚运会主火炬设计者、世界上第一台以柴油为燃料的体育运动会大型火炬设计者、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设计征集活动评审会评委、北京2008年奥运会青岛奥帆赛分会场火炬设计顾问、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火炬手……这一系列的光环,都集中在一位66岁老人的身上。
  这个人,就是被誉为“中国火炬王”的成秉仕。
  3月28日下午,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记者赶到成老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办事处北官厅社区的家里。在满屋的火炬模型和荣誉奖章前,成老向记者谈起了作为“门外汉”的他研究了30多年火炬的经历;谈起了他当年设计的亚运会火炬;谈起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祥云火炬;也谈起了自己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火炬的向往,以及作为火炬手的激动心情。
  老家人,
  我一定要见一见
  成老是名人,北官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称他为“住在社区里的国宝级人物”。
  电话接通时,成老正忙着。得知有记者要采访,成老问了一下是哪里的。听说是山东来的,成老非常高兴地说,“来吧来吧,我就在家里等着你们……”我们抱着兴奋的心情赶到成老家,忐忑地按下门铃,开门的正是成老,“快进来,快进来。”个子挺高、身体健壮、面带微笑、满面红光——这是成老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成老家一进门的最显眼位置上,就摆放着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许海峰用来点燃成老所设计的主火炬的那支火炬。
  “我老伴是山东烟台人,听说你们来,他说老家来的人,再忙也要见一见。”成老的老伴王淑芳说。
  “山东不但有我的亲人和朋友,而且1988年在济南召开的第一届城市运动会,主火炬就是我设计的。当时,我老伴也帮了很多忙。”成老高兴地说。
  民政人,
  搞了大半辈子火炬
  成老最早学的是机械专业,最后他却去了北京市民政局工作,直至上世纪90年代退休。可以说,他是地地道道的“民政人”。到民政局,成老从事的是研究制造火化炉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机缘,让他和火炬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
  成老告诉记者,1976年,我国第一个援外大型体育工程——索马里摩加迪沙国家体育场即将竣工。索方提出,希望中国能帮助在体育场内建造一座以柴油为燃料的巨型火炬。但当时世界上还没有用柴油作为巨型火炬燃料的先例,怎么办?国家体委援外办公室的同志找到了成秉仕。但中专毕业的成秉仕连实体火炬都没有见过,更别提设计了。为了国家荣誉,他最终接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并开始了他的自学历程。关键时刻,同是机械制造专业出身的王淑芳成了丈夫的得力助手。在他们的共同努力和有关同志的密切合作下,历经8个多月,他们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设计任务。
  从此之后,成秉仕在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又喜欢上了火炬研制。随后他又参与设计了第五届全运会,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第一、二届城运会,第十一届亚运会主会场、分会场等13个大型体育赛事的火炬设计任务,这些火炬,基本上都是他和老伴设计完成的。去年,他还被聘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青岛奥帆赛分会场火炬设计顾问。
  渐渐地,成老“中国火炬王”的称谓也不胫而走。
  火炬手,
  实现自己的梦想
  北京奥运会公开向社会选拔火炬手之后,成老就立即到报名点报了名。今年2月份,他最终被奥组委确定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手。得到这一消息,成老非常高兴。
  “我研究了一辈子火炬,每次都是看着别人点燃自己设计的主火炬。这一次,我也能亲手传递别人设计的火炬,在家门口亲手举起奥运圣火,这也算圆了自己的奥运梦想。”成老说。
  谈“祥云”,
  那是中国的骄傲
  谈起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设计征集活动评审会评委的成老如数家珍。“可以说,‘祥云’火炬是中国人的骄傲,在设计上极具中国特色。”
  在成老家里,就摆着一支“祥云”火炬按比例缩微版的模型。记者本以为是设计方赠送给成老的。“这是专门到奥运特许商品专卖店里,花2900元买的。”成老的老伴笑着说。
  成老说,虽然这次的火炬他没有参与设计,但是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复审评审会的评委,他很满意。“当时各界提交的300多款都很优秀,不过‘祥云’是优中之优。现在的火炬设计团队比我们那时可强大多了,而且火炬外表更加时尚,燃料也更加环保。有了这么多人研究,而且技术理念越来越先进,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进步。”成老赞赏地说。
  中国移动特约报道
编辑: 肖辉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